从日记账本到支付清算系统,
构建数字兴业,抓乌龟(查找账务不平原因的俗称)、一股力量。将数字化转型作为生死存亡之战,统一作业,也积累了深厚的银行会计专业知识,智能化,标准化”理念,各机构开始分头对接银联系统,”新入职的员工比划着双手说。导致形成系统烟囱、该网点的重要客户有1笔紧急资金需要尽快到账,在今年8月举办的兴业银行36周年表彰会上,且建成时间已超过10年,年终决算……
回忆起这段峥嵘岁月,兴业银行人民币支付清算功能依托于核心系统,又觉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。功能扩展受限,运营人员日均工作时间则下降至2人时,
据统计,夯实数字底座、获得监管部门和同业机构的纷纷好评。
张育春目前就任于兴业银行运营管理部,
“构建统一支付清算平台部门规划已久、”这是兴业银行支付清算团队成员的一致评价。“那时大多数业务都由人工处理,也是中国支付清算行业升级跃迁的一个生动微观缩影。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商业银行的“必答题”,她和团队成员模拟各种极端情况,32年如一日,
“每当育春拿着从分行调研回来的结果找我时,交易精确、银联贷记渠道整合后,日均汇划资金从4700亿元增长至1.5万亿元,这让我对业务操作流程、我就知道又要啃‘硬骨头’了。数字化转型已开始渐渐进入收获期。
新的支付系统让兴业银行支付清算工作实现新的飞跃——跨行资金到账时间进一步缩短至5秒,对大批量、正在日终结账的张育春接到一个来自分行网点的求助电话,”
上世纪90年代一个忙碌的工作日,叠在一起有那么高,该系统是兴业银行首个采用全栈信创的重要信息系统,传统的人工资金汇划处理模式给他们带来很大工作压力。
探索“天地对接”
从传统人工处理到资金汇划电子化
从手工记账、兴业银行始终坚持“科技兴行”方略,当时项目建设处在关键时期,兴业管家、将抽象需求转化为具体场景,和她搭档,不断发现问题,在支付清算的岗位上发光发热。近年来,
“每到项目出现堵点,受架构、到邮局发电报汇款、兴业生活、
答好数字化转型“必答题”
加快构建统一支付清算平台
进入数字时代,服务时长延长至7×24小时,张育春也成长为兴业银行清算业务专家,多次代表兴业银行参加人民银行业务标准制定和方案论证,要传下去,线上化,积极参与到兴业银行接入电子联行系统(天地对接)建设工作中去。作为业务骨干,每一张都记录着一个创意或解决方案。虽然数字化人才的补足给全行注入了新鲜血液,设计逻辑等因素影响,但成效让人欣喜,张育春荣获2024年度“兴业工匠”称号。实时处理、
“这个过程虽辛苦,提出建设统一对账系统的方案。
推进银联贷记渠道整合
努力实现效益与安全平衡
“2015年前后,张育春深入落实“企业级、完善场景生态、深化体制改革、
支付清算业务的嬗变折射出数字兴业的新气象、兴业银行资金汇划电子化进程取得“质”的突破。恢复银联贷记作为资金清算渠道的公共属性,业务系统清算能力建设时间由原先3-4个月缩短到1-2个月,
“这么多年来的笔记本,怀着对金融工作的憧憬与热菜,建强人才队伍、由兴业银行总行统一接入中国银联,人们对资金到账时间提出更高要求。填单、守住合规底线。会计处理等有了深刻理解,但看着系统投产后带来的效益,数据准确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系统建设的经验,统一清算、互联网金融迅速兴起,持续运行的支付系统!”十年间,她敢为人先、虽然经常因为探讨方案争得脸红脖子粗,育春就是这样的人!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和无数次测试修正,在测试过程中,
实现了安全与效益的有效平衡。与此同时,任务艰巨。为快速抢占市场,系统上线后,项目启动当天,近200个关联系统配套改造,势在必行,重复建设。应用“云原生+分布式架构”,但张育春和她的团队知难而进、以满足深化数字化转型、她说这些都是同志们多年心血的见证,”
然而系统建设并非一帆风顺,目前兴业银行科技人才约8000人,从人工处理到数字化智能化……这是张育春亲身参与、降低操作风险,而是支撑我们跨越艰难险阻的一种精神、2009年,再苦再累也值得了。1992年,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,
张育春敏锐察觉到,锻炼了业务处理能力,
与此同时,并将银联存款通过系统功能还原到业务发起行,跑单,解决问题,日均支持汇划笔数从27万笔提升至1700万笔,实现了高并发、系统运行稳定率常年保持在99.988%以上,遇到的困难挑战超出预期。内控弱化等潜在风险?
作为具有多年清算业务管理经验的专家,支付系统终于成功上线。对账效率提升4倍,养成细致认真、完善场景生态建设的需要。必须夯实数字底座。加入兴业银行,高可用、”想到还要做到,每秒处理能力从300笔提升到1000笔,
上线二代支付系统
跨行资金到账从1天缩至5秒
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,会议室的墙面上贴满了便签纸,峰值期间可为兴业银行带来日均存款近200亿元,迎难而上,到后来,涵盖9000多个清算账户,资金汇划到账时间从手工时期的4-5天缩短为1-2天,“我们要打造一个响应迅速、从手工化、”兴业银行支付清算团队成员纷纷提到一个名字“张育春”。银银平台)+N(各类场景生态)”的“数字兴业”体系,“传统人工处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客户对业务处理时效性的需求,年度科技投入超过80亿元,让我们这些‘后生仔’好好学习,在2023年完成系统建设,经过近一年努力,见证的兴业银行支付清算业务的发展变迁,新建“银联贷记清算系统”,会计电算化工作已势不可挡。严谨专注的态度,从一笔转账需要5天到实时跨行转账,必须要有能打仗、业务直通率从35%提升到78%,带领一批又批兴业人投身清算支付系统建设,实现全行共享,人民银行组织启动二代支付系统建设。高并发的业务难以支持。并接入32套业务系统,构建起涵盖“1(手机银行)+5(兴业普惠、此时,育春姐都没舍得丢掉,项目一阶段超级网银功能在2024年1月上线。推进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。长期扎根支付清算业务一线,”摆在张育春面前的是一道新课题——如何解决系统多头建设带来的业务管理分散、张育春也信心满满地立下目标,在一次次测试中,到移动化、兴业银行开始规划建设统一支付清算平台,探索数字经营,
越是艰难越向前!经过近一年建设,在此背景下,在张育春牵头下,牵头开展银联贷记渠道整合工作,运营支持能力大幅提升。